金鑾宮

即時訊息

  • 113領取平安米公告 領取時間:上午8:00至下午5:00 領取日期: 農曆七月十六日(一) 保定里、嘉定里、及遷居外地戶民 農曆七月十七日(二) 大定里、光定里、吉定里及遷居外地戶民 農曆七月十八日(三)領取時間:上午8:00至下午7:00 五里里民未領者及遷居外地戶民

金鑾宮沿革 (續)

發佈日期:2024-06-14 12:49:15

  迄至道光六年,歲次丙戌,(公元1826年),進行重修第一次,信徒均踴躍捐獻以示報恩。

       咸豐八年歲次戊午(公元1858年)遭颱風來襲,本境漁民土仔、撤仔兩兄弟稱竹筏捕魚,被烈風巨浪推翻數次,陷於九死只得一生之時,媽祖引進船號叫做「三進代」大陸帆船來救助,入夜黑漆時又化神火引舟到中部大安地方靠岸,平安登陸,難民土仔、撤仔兩兄弟從生疏地方返還家鄉途中再蒙聖母派福德正神(化做老伯翁)引路保護,回家後進廟燒香時,確認引路老伯翁與廟內福德正神金身慈容一樣,仝年此被庇佑脫險之「三進代帆船」欲報聖德奉獻清咸豐年石香爐一個。

       原與頂茄萣賜福宮共同奉祀之王爺公三尊,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輪流奉祀當番之廟宇,此年慶讚中元之時要大普渡,因人口增多之故,認定輪番麻煩,兩廟執事人商量結果,民國五年歲次戊午(公元1916年)白砂崙派出所警員立證在港口仔(頂下茄萣境界)擲杯決定由頂茄萣奉祀,信徒多以漁為業,時常在海中口誦祈求媽祖婆,王爺公庇佑之關係,仝年祈求天上聖母推舉王爺公降臨庇佑眾生,自雕金身三尊代天府(大王公李府千歲、二王公何府千歲、三王公趙府千歲)奉祀。

       民國十三年,歲次甲子(公元1924年)由海上用發動機漁船往東石先天宮祈求王爺公降臨庇佑眾民,民國十四年,歲次乙丑(公元1925年)雕塑寶像六尊為【代天府.王船王爺公(朱府大千歲、邢府二千歲、李府三千歲).五年千歲(薛府千歲、白府千歲、知府千歲)】奉祀。

       民國十七年(日昭和三年),歲次戊辰,「公元1928年」,再行重建第二次。經董事:林遠、林德興、薛念。保正:林遠、林闊、薛隴、林大作、耆老、林開、薛地、郭志、薛欉、林烏樹、劉善、薛毛、陳連拋、郭塹,極力推行工務、設計,其規模壯麗倣宮殿式,廟貌巍峨,常逞海神,靈光萬丈,漁村瑞氣千重。民國三十七年,歲次戊子(公元1938年)再雕大王李府千歲金身壹尊以應付信徒奉祀。

民國四十六年,歲次丁酉,「公元1957年」,添建拜亭,益增廟貌之壯觀。

因民國六十六年九月,遭賽洛瑪颱風擊襲,致廟蓋嚴重漏水,本擬補漏,奈發見楹角朽爛,部份壁路傾斜,內部丹青剝落,乃即倡議重建於民國六十七年五月三十日召開第一次信徒大會,經全體信徒公決,進行重建並遴聘各角落熱心人士擔任委員,組織重建委員會,後因薛俊櫻先生謂以年邁辭退廟務,於是召開第二次信徒大會於十二月十二日。議決修改為三樓以上,以配合今後發展之建設。又為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全權委託本宮重建委員會處理,並推擧郭鴻山為新任管理人連同莊登燦、林春木、薛文靜、郭同全等五人負責籌組重建委員會。同年十二月十三日召開籌組會議,遴聘林全寶、薛金瑞、薛朝旺、郭玉受、薛轉、林火國、劉木溪、施黑田、林淵泉、歐進丁、薛坤雄、郭鴻山、薛竹根、郭明忠,為常務委員,林春木、薛金樹、陳清泉、薛鴻祥、郭福建為監察人,郭生全、林清泉、薛木林、郭文舍、施清溪、林中元、薛金牌、羅水來、薛萬傳、薛井、薛保、薛明元、薛水深、林金全、林清玉、林清朝、蔡玉南、林天直、吳進展、林天德、薛進丁、林天鶴、薛毬、林風清、王進益、郭金目、薛真魯、歐全糧、薛清海、郭芳春、郭東醮、施水樹、林呈、陳清堂、薛吉生、施祈森、薛秋高、郭秋霖、吳水鵝、林芳騰、吳水龍、郭雄溪、薛有文、林昭國為委員,推擧薛文靜為主任委員,莊登燦、郭同全為副主任委員,特委林春木兼任工程總指導,林全寶兼任總幹事,薛金瑞兼任會計,薛朝旺兼任出納,於同年十二月三十日召開第一次重建委員會,決議今後重建工程之推行、授權由常務委員會之決定進行處理。   

       重建委員會成立後,於民國六十七年,歲次戊午臘月,正式開工,經全體委員竭盡心力、積極策劃、彼此分組合作、工程至為順利,至民國六十九年,歲次庚申陽月費時不及兩星霜,而將殿堂全部工程告竣經請示天上聖母選定農曆十二月七日,舉行安座典禮,前殿奉祀開基天上聖母暨列位尊神,後殿奉祀鎮殿天上聖母暨千里眼、順風耳兩神將。嗣後經天上聖母降諭。命將四樓做為菩薩殿,奉祀觀世音菩薩暨關聖帝君、孚佑帝君神像,以供信徒膜拜。其後殿拱奉眾神祿位,做為濟世案,供信徒以手駕問事求神指點用。   

       民國七十年九月董事召開會議對本宮奉祀佛像二十餘尊確實不足配合,旅外鄉親暨本庄信徒及各船隻之所需求迎請奉祀乙節認為非再增加佛像不可函請重建會協辦決議求請聖母指示結果決定再雕塑聖母副身十四尊及往東石先天宮考證五年千歲十尊予以全部完成雕像(代旨李府千歲、太子千歲、包府千歲、葉府千歲、伍年千歲、方府千歲、武府千歲、盧府千歲、羅府千歲、侯府千歲)于壬戌年四月廿三日開光點眼添增殿堂壯擧,尊嚴靈光之照耀,尤其重建期間際值乾旱但於施灌混凝土時,均普降適度雨量增加結構之強度。海上漁獲突破歷年大豐收,士農工商經濟大有好轉,地方大興土木興建高級樓厝林立,神靈顯赫名聞遐邇,各地來進香,膜拜善信倍加絡繹不絕。本廟三次重建今次最盛承各界善信感念神庥踴躍解囊樂捐,配合完成巍峨廟貌,顯赫神威,定承天上聖母暨列位神佛倍加錫以厚福亦奠定義擧流芳千秋萬載使人欽敬虔祝於無疆矣。